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安徽省合肥市普通高中六校联盟 2023高一下物理答案
安徽省合肥市普通高中六校联盟 2023高一下物理答案
格式:pdf页数:13页大小:220.6 K上传日期:2025-06-05 16:39浏览次数:261U1 侵权/举报

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题》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ACBCCADDCDBC题号1112答案CDAD1.A【详解】A.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一定变化,则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故项A正确;B.曲线运动的速度不断变化,则加速度一定不为零,例如平抛运动,故项B错误;C.曲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不一定发生变化,例如匀速圆周运动,故C错误;D.在恒力作用下,物体也能做曲线运动,例如平抛运动,故D错误。故选A。2.C【详解】AB.某物体做匀速运动时,速度不变,所受合外力为零,它的机械能不一定守恒,如物体匀速上升,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故AB错误;C.某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正功时,它的机械能可能守恒,例如自由落体运动,故C正确;D.某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负功时,它的机械能可能守恒,如物体做上抛运动过程中的上升阶段,故D错误。故选C。3.B【详解】A、C是同轴转动,有,vr,vrACAAACCC又因=2rCrA故vA2vCB、A是同缘传动,有vAvB又因vA2vC答案第1页,共13页所以vB2vCACD错误,B正确。故选B。4.C【详解】AC.根据v0gt得运动的时间vt0g水平分位移v2xvt00g竖直分位移1v2ygt2022g可知水平分位移和竖直分位移不相等,故A错误,C正确;B.瞬时速度的大小22=vv0vy2v0故B错误;D.则运动的位移5v2sx2y2=02g故D错误;故选C。5.C【详解】A.木箱所受摩擦力fmgFsin木箱所受摩擦力做的功为WffsvtmgFsin答案第2页,共13页故A错误;B.绳子拉力做的功为WFFvtcos故B错误;C.绳子拉力的功率为PFFvcos故C正确;D.木箱所受的摩擦力的功率为PfvmgFsin故D错误;故选C。6.A【详解】A.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得r3 kT2根据题意可知环月椭圆轨道Ⅰ的半长轴大于最终环月圆轨道Ⅱ的半径,所以嫦娥五号探测器在环月椭圆轨道Ⅰ的运动周期大于在最终环月圆轨道Ⅱ的运动周期,故A正确;B.嫦娥五号探测器在环月椭圆轨道上P点制动减速进入最终环月圆轨道,机械能减少,即嫦娥五号探测器在环月椭圆轨道Ⅰ的机械能大于在最终环月圆轨道Ⅱ的机械能,故B错误;C.探测器沿轨道Ⅰ经过P点的需要减速做近心运动才能够进入Ⅱ轨道,所以探测器沿轨道Ⅰ经过P点的速度大于沿轨道Ⅱ经过P点的速度,故C错误;D.根据万有引力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可得GMm =mar2解得GMar2所以探测器沿轨道Ⅰ经过P点的加速度等于沿轨道Ⅱ经过P点的加速度,故D错误。故选A。7.D【详解】A.摩擦力的方向始终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垂直,故摩擦力不做功,A错误;答案第3页,共13页B.重力对小物体做功为WGmgLsinB错误;C.物块在转动的过程中重力和木板对物块的弹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有WGW弹=0解得W弹=mgLsinC错误;D.摩擦力不做功,故木板AB对小物体做的功即为弹力做的功,故木板AB对小物体做功为mgLsin,D正确。故选D。8.D【详解】A.对小球在最高点进行受力分析,速度为0时Fmg0结合图象可知F20mkg2kgg10小球质量m2kg,故A错误;B.当F0时,由重力提供向心力可得mv2mgR结合图象可知v2R0.8mg故B错误;C.根据B选项可知,v22m/s时,F=0,因此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为4m/s(大于22m/s)时,小球受圆环的弹力方向向下,故C错误;D.小球经过最低点时,其受力最大,由牛顿第二定律得v2FmgmR若小球恰好做圆周运动,由机械能守恒得答案第4页,共13页1mg2Rmv22由以上两式得F5mg代入数据得F100N,故D正确。故选D。9.CD【详解】A.由题意知,船头垂直河岸渡河,其渡河时间最短,船头应朝上游,与垂直河岸方向成某一夹角α,根据题意可知α=30°则v1sinα=v2解得v2=2.5m/s故A错误;B.小船以最短位移渡河的时间为d180ts243svcos303152故B错误;C.小船以最短时间渡河,船头应垂直对岸,时间为d180ts36sv5故C正确;D.小船以最短时间渡河时到达对岸,沿河岸通过的位移为x=v2t=2.5×36m=90m通过的位移xd2x21802902m905m故D正确。故选CD。10.BC【详解】A.对摆球做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答案第5页,共13页绳的拉力和重力的合力为F合,根据力的合成得F合mgtanF合充当向心力,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向ma即有mgtanma解得小球转动的向心加速度为440agtan10m/s2m/s233故A错误;B.由几何关系可知,绳子对小球的拉力的大小mg0.1210TN2Ncos0.6故B正确;C.由向心力公式得v2mgtanm0Lsin轻绳突然断裂时水平方向的速度为434vgtanLsin10m/s4m/s0325落地时竖直方向的速度为vy2gH210(hLcos)210(1.71.50.6)m/s4m/s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小球刚落地时的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为45,故C正确;D.小球下落的时间为2H2(hLcos)2(1.71.50.6)ts0.4sgg10小球落地点到O1点的距离为2222x(Lcos)(v0t)(1.50.6)(40.4)m1.84m答案第6页,共13页故D错误。故选BC。11.CD【详解】A.重力做功()WGmg2RRmgRA错误;B.小球沿轨道到达最高点B时恰好对轨道没有压力,则有v2mgmR解得vgR机械能减少11EmgRmv2mgR22B错误;C.根据动能定理121W合mvmgR22C正确;D.根据动能定理11WWmv2mgRGf22解得1WmgRf21所以克服摩擦力做功为mgR,D正确。2故选CD。12.AD【详解】A.由图示卫星轨道可知,卫星在轨道Ⅱ上运动时半长轴大于在轨道I上的半径,3r<<小于在轨道Ⅲ上的半径,由开普勒第三定律=k可知,卫星的周期T1T2T3,故A正确;T2B.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答案第7页,共13页Mmv2Gmr2r解得GMv=r卫星在轨道I上A点时的速率大于在轨道III上的速率,卫星在椭圆轨道II上A点的速率大于在轨道I上A点的速率,所以卫星在椭圆轨道II上通过A点的速率大于在轨道III上运行的速率,故B错误;=C.当卫星在r1r的圆轨道I上运行时通过A点的速率GMv=0r发动机在A点对卫星做的功111GMmWmv2mv2mv2122022r故C错误;=D.当卫星在r24r的圆轨道III上运行时通过B点时的速率GMv=04r由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11vtrvtr21212卫星在椭圆轨道II上通过B点时的速率r11v1vvr24发动机在B点对卫星做的功11GMm1Wmv'2mv2mv2220218r32故D正确。故选AD。13.AC/CA1.61.5215【详解】(1)[1]A.为了保证小球的初速度水平,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必须保持水平,故A正确;BCE.为了保证小球每次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相等,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但斜槽不一定需要光滑,故BE错误,C正确;答案第8页,共13页D.记录小球位置用的铅笔不需要每次严格地等距离下降,故D错误。故选AC。(2)[2]O点为抛出点,在竖直方向有1ygt22可得平抛运动的时间2ytg则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xg9.8vx0.32m/s1.6m/s0t2y20.196(3)[3][4][5]在竖直方向上,根据y2LgT2可得照相机的闪光时间间隔为2L20.05Ts0.1sg10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3L0.15v=m/s=1.5m/s0T0.1B点的竖直分速度8L80.05v==m/s=2m/syB2T0.2从开始到B点所用时间为vtBy0.2sg抛出点距A点的水平距离为2xAv0tT15cm14.BC1.72空气阻力、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间阻力做功,重物重力势能还转化成内能等于晓豫【详解】(1)[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220V交流电源;需选用刻度尺测出纸带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表示重锤下落的高度;等式两边都含有相同的质量,所以不需要天平秤质量,故选BC。答案第9页,共13页(2)[2]从O点下落到B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Bmgh19.80.1760J1.72J[3]按这样的实验总是得到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重物的动能增量,原因是要克服阻力做功。[4][5]若利用公式vB2gxOB计算重物的速度vB,则说明重物就是做自由落体运动,重物的机械能守恒,则重物增加的动能等于重物减小的重力势能。晓豫做法是验证机械能守恒,所以晓豫正确。gH515.(1)v2gH;(2)sH202【详解】(1)由平抛运动得xv0t1ygt22得gvx02y有题意可知,小球落至A点时xHy2H得gHv12小球落至B点时HxH2HtanyH得v22gH为了使小球能够投掷到斜面上,求小球的初速度v0的取值范围为gHv2gH20(2)若小球垂直击中斜面AB的中点C点,则答案第10页,共13页vtan0gt又Hsvt2tan0H1Hgt222得5sH2gmg16.(1);(2)0;(3)r2【详解】解:(1)设转动过程中物体与盘间恰好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时转动的角速度为ω0,则2μmg=mrω0解得gω0=r(2)因为g<ω012r所以物体所需向心力小于物体与盘间的最大摩擦力,则物题与盘产生的摩擦力还未达到最大静摩擦力,细绳的拉力仍为0,即FT1=0。(3)因为3g>ω022r所以物体所需向心力大于物体与盘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则细绳将对物体施加拉力FT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FT2+μmg=mω2r解得mgFT2=2217.(1)vmax40m/s;(2)a1.5m/s;(3)t260s;(4)x566.67m【详解】(1)达到的最大速度Pv40m/smaxf答案第11页,共13页(2)以额定功率加速行驶,当速度达到20m/s时P3F1310Nv1则加速度Ffa11.5m/s2m(3)若汽车以0.5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F2fma2匀加速能达到的最大速度Pv2F2则匀加速运动中v2a2t2解得t260s(4)继续行驶20s达到最大速度Pv40m/smaxf根据动能定理得11Ptfxmv2-mv232max22联立解得x566.67m18.(1)6m/s(2)4.6N(3)0.8m【详解】(1)物体从A到C点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1mgLsinmgR(1cos)mgcosLmv20,2C代入数据解得:vC6m/s;mv2(2)在C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CNR代入数据解得:FN4.6N,由牛顿第三定律得:物体P第一次通过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4.6N;(3)设D点到E点的高度为h,从C点到E点,由动能定理可得:答案第12页,共13页1mg(Rh)0mv2,2C解得:h0.8m.答案第13页,共13页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WORD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