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安徽省合肥市普通高中六校联盟 2023高一下物理试卷
安徽省合肥市普通高中六校联盟 2023高一下物理试卷
格式:pdf页数:8页大小:490.3 K上传日期:2025-06-05 16:39浏览次数:358U1 侵权/举报

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B.曲线运动的加速度可以一直为零C.曲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一定在不断地发生变化D.在恒力作用下,物体不能做曲线运动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某物体做匀速运动时,它的机械能一定守恒B.某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零时,它的机械能一定守恒C.某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正功时,它的机械能可能守恒D.某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负功时,它的机械能一定不守恒3.如图甲所示,修正带是通过两个齿轮的相互咬合进行工作的,其简化原理图如图乙所示。==A、B、C三点位于齿轮不同位置,已知2rCrA,rCrB。以下关于A、B、C三点的线速度大小v、角速度大小之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vAvB,ABB.vB2vC,ACC.AB,vBvC<D.AB,vBvC4.物体以速度v0水平抛出,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当其竖直分速度与水平分速度相等时,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竖直分位移等于水平分位移试卷第1页,共8页B.即时速度大小为5v0vC.运动的时间为0g22v2D.运动的位移为0g5.如图所示,某人用绳子拉水平地面上的木箱以恒定速度v向前运动,已知木箱的质量为m,绳子的拉力大小为F且与水平面夹角为,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在t时间内()A.木箱所受摩擦力做的功为mgvtB.绳子拉力做的功为FvtC.绳子拉力的功率为FvcosD.木箱所受的摩擦力的功率为mgvcos6.2020年11月28日晚间,嫦娥五号探测器经过四天多弄月飞行,成功实施第一次近月制动,完成“太空刹车减速”被月球铺获,顺利进入一个近月点为P的环月大椭圆轨道I,经过一段时间后,嫦娥五号探测器再次制动,最终进入圆轨道II环绕月球运动,如图所示。则()A.探测器在轨道I上运行的周期大于在轨道II上运行的周期B.探测器在轨道I上运行时的机械能等于在轨道II上运行时的机械能C.探测器沿轨道I经过P点的速度小于沿轨道II经过P点的速度D.探测器沿轨道I经过P点的加速度小于沿轨道II经过P点的加速度7.如图所示,木板AB的长为L,板的B端静止放有质量为m的小物体,物体与木板的动摩擦因数为μ。开始时木板水平,在缓慢转过一个小角度的过程中,小物体始终保持与木板相对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则在这个过程中()试卷第2页,共8页A.摩擦力对小物体做功为mgLcos(1cos)B.重力对小物体做功为mgL(1cos)C.弹力对小物体做功为mgLcossinD.木板AB对小物体做功为mgLsin8.如图甲所示,小球穿在竖直平面内光滑的固定圆环上,绕圆心O点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圆环与小球间弹力大小为F,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大小为v,其F﹣v2图像如图乙所示,g取10m/s2,则()A.小球的质量为4kgB.固定圆环的半径R为0.4mC.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为4m/s时,小球受到圆环的弹力大小为20N,方向向上D.若小球恰好做圆周运动,则其承受的最大弹力为100N二、多选题9.如图所示,小船以大小为v15m/s、方向与上游河岸成60角的速度(在静水中的速度)从A处渡河,经过一段时间正好到达正对岸的B处。已知河宽d180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试卷第3页,共8页A.河中水流速度为2.53m/sB.小船以最短位移渡河的时间为72sC.小船渡河的最短时间为36sD.小船以最短的时间渡河的位移是905m10.如图所示,质量m0.12kg的小球用长度L1.5m的轻绳悬挂于O点,O点距水平地面的竖直高度h1.7m,O1点在O点的正下方。现使小球获得一速度后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53,某一时刻轻绳突然断裂,取重力加速度g10m/s2,sin530.8,cos530.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8m/s2B.轻绳断裂前绳的拉力大小为2NC.小球刚落地时的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为45D.小球落地点到O1点的距离为1.6m11.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径为R的圆弧轨道,半径OA水平、OB竖直,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自A的正上方P点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小球沿轨道到达最高点B时恰好对轨道没有压力。已知AP=2R,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从P到B的运动过程中()A.重力做功2mgRB.机械能减少mgR11C.合外力做功mgRD.克服摩擦力做功mgR22试卷第4页,共8页12.2019年5月17日,我国成功发射第45颗北斗导航卫星。如图所示为发射卫星的简化示意图,先将卫星发射到半径为r1=r的圆轨道Ⅰ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到A点时使卫星加速进入椭圆轨道Ⅱ,到椭圆轨道的远地点B时,再次改变卫星的速度,使卫星进入半径为r2=4r的圆轨道Ⅲ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卫星在椭圆轨道Ⅱ上A点时的速率为v,卫星的质量为m,地球的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在I、Ⅱ、Ⅲ三个轨道上运行周期关系是T1<T2<T3B.卫星在椭圆轨道Ⅱ上通过A点时的速率小于在圆轨道Ⅲ上运行的速率GMm1C.发动机在A点对卫星做的功为Wmv212r2GMm1D.发动机在B点对卫星做的功为Wmv228r32三、实验题13.图甲是“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装置图(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可以不同C.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滑下D.记录小球位置用的铅笔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E.斜槽必须光滑试卷第5页,共8页(2)图乙是正确实验取得的数据,其中O点为抛出点,则此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m/s(g=9.8m/s2).(3)在另一次实验中将白纸换成方格纸,每个格的边长L=5cm,通过实验,记录了小球在运动途中的三个位置,如图丙所示,则该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m/s;B点的竖直分速度为m/s,抛出点距A点的水平距离cm(g=10m/s2).14.某实验小组要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除带夹子的重物、纸带、铁架台(含铁夹)、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导线及开关外,在下列器材中,还需使用的器材是。A.46V交流电源B.220V交流电源C.刻度尺D.天平(含砝码)(2)按正确的操作步骤进行实验,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O为打出的第一个点,A、B、C为从合适位置开始选取的三个连续点(其他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每隔T=0.02s打一个点,若重物的质量为1kg,当地重力加速度取g=9.8m/s2,由图所给的数据可算出:从O点下落到A、B、C等各点重力势能减少量,如下落到B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BxAC为J(结果保留二位小数)。而关于各点的速度,如B点速度,晓豫同学用(xAC2T指A到C点距离)计算,小明同学用2gxOB(xOB指O到B点距离)计算。用晓豫计算速度的方法进而计算打点计时器打各点时重物的动能,比较后发现重力势能增加量总大于动能减少量,你认为原因可能是;用小明计算速度的方法进而计算打点计时器打各点时重物的动能,应有重物重力势能减少量(选填“大于”“小于”“等于”)动能增加量。你认为(选填“晓豫”,“小明”)做法正确。试卷第6页,共8页四、解答题15.如图所示,高为H、倾角为45的斜面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左侧高台上有一人向斜面多次投掷小球以练习准确性,小球每次出手时的速度方向都是水平向右,出手点位于高台边缘且距地面高度为2H,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空气阻力。(1)如果斜面底端A点到高台的水平距离也为H,为了使小球能够投掷到斜面上,求小球的初速度v0的取值范围;(2)若小球垂直击中斜面AB的中点C点(图中未画出),求A点距高台的水平距离s。16.如图所示,水平转盘上放有质量为m的物体,当物块到转轴的距离为r时,连接物块和转轴的绳刚好被拉直(绳上张力为零)。物体和转盘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其正压力的μ倍。求:(1)当细绳的拉力F00时,转盘的角速度0。g(2)当转盘的角速度时,细绳的拉力FT。12r13g(3)当转盘的角速度时,细绳的拉力FT。22r217.某型号的新型能源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60kW,汽车质量为1×103kg,在水平路面3上正常行驶时所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g取10m/s2)。设行驶过程中,汽车受到的阻力大20小不变,求:试卷第7页,共8页(1)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能达到的最大速度;(2)汽车以额定功率加速行驶,当速度达到20m/s时的加速度大小;(3)若汽车以0.5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求匀加速过程维持的时间;(4)若汽车达到额定功率后保持功率不变,继续行驶20s达到最大速度,求汽车继续加速运动的位移。18.如图所示,粗糙的斜面AB下端与光滑的圆弧轨道BCD相切于B,整个装置竖直放置,C是最低点,圆心角θ=37°,D与圆心O等高,圆弧轨道半径R=1m,斜面长L=4m.现有一个质量m=0.1kg的小物体P从斜面AB上端A点无初速度下滑,物体P与斜面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不计空气阻力,g=10m/s2,sin37°=0.6,cos37°=0.8,求:(1)物体P第一次通过C点时的速度大小vC;(2)物体P第一次通过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FN;(3)物体P从D点向上到达最高点为E,求E到D的高度.试卷第8页,共8页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WORD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