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收集)2025年江苏政治高考真题带答案带解析带分值文字版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如图1所示,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提出了自己的文化纲领、目标和政策,引领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材料表明,中国共产党()A.以文化建设不断筑牢自身的执政基础B.具有高度文化自觉、勇于担当文化使命C.不断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D.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答案】B【解析】A材料主要呈现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纲领,没有提及这一做法的目的,也没有体现其执政基础,A排除。C材料主要强调了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的精神文明建设,并没有提及物质文明建设,C错误。D材料呈现的是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的文化纲领,不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D说法片面,排除。故选B【分值】32.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及时总结新鲜经验,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强调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此基础上凝练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这些理论成果()①进一步明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②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③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改革规律的认识④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解析】①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不是材料中的理论成果,①错误。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而不是材料中的理论成果,④错误。故选C【分值】33.面对外部冲击引发的金融市场动荡,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等国有资本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主动增持国内市场股票,引导其他参与者的预期,平抑资本市场的风险,更好地发挥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等长期资金、耐心资本的稳定器作用,给市场注入实实在在的信心和力量。材料说明()①国有资本在关键领域发挥了重要影响力②国有资本是实现我国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柱③国有资本的发展壮大增强了其抗风险能力④国有资本进一步拓宽了我国社会保障的范围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③材料强调的是国有资本对市场和国家发展的作用,未提及自身抗风险能力的增强,③不符合材料。④我国社会保障的范围是由宪法和规定的,是不变的,不会因为国有资本的壮大而改变,④错误。故选A【分值】34.202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创新和丰富消费场景,加快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发展,随着数字经济不断渗透,数字消费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下列关于发展数字消费的传导路径正确的是()①完善市场规则→发展数字消费→提高政府宏观调控水平→促进社会公平②发展数字消费→创造消费新需求→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畅通国内大循环③扩大数字基础设施投资→发展数字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居民收入④发展数字消费→打破区域市场垄断→缩小区域消费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解析】①发展数字消费不一定会提高政府的宏观调控水平,因此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递进关系,①错误。④发展数字消费和打破区域市场垄断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打破区域市场垄断依赖的是政策的干预和监管,而不是消费本身,④错误。故选C【分值】35.某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积极引导年轻人回乡就业创业。一方面,乡村利用土地、房屋等资源为年轻人就业创业提供便利条件,并打造回乡青年、当地村民、社会团体等共同参与的“创业公社”另一方面,回乡青年运用自己的技能激活乡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力量。材料表明,这种“乡村赋能青年,青年带动乡村”新格局形成的原因是()①劳动、技术、财产等参与分配,激发生产要素活力②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③增强政府公信力,在政府和村民间形成互信互利关系④民主管理“公社”日常事务,凝聚各方共建共享力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①材料里“乡村利用土地、房屋等资源”体现了劳动、技术、财产等参与分配,可以激发生产要素的活力,①正确。②材料中没有提及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②错误。③材料主要强调乡村和青年之间的互利,没有提及政府和村民之间的关系,③错误。④材料中“打造回乡青年、当地村民、社会团体等共同参与的‘创业公社’”,体现了民主管理“公社”日常事务,凝聚各方共建共享力量,④正确。故选B【分值】36.非遗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某自治州以“非遗+”模式为切口,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关系,推进非遗相关制度建设,探索激发非遗保护的内生动力,让非遗深嵌于当地各族人民现代生活,营造出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该地的做法()①增强了当地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②保障了当地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③在非遗保护中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④展现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独特优势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②材料主要说明的是某自治州对当地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并没有体现对当地少数民族合法权利和利益的保障,②错误。④材料强调的是对非遗文化的发展,没有体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势,④错误。故选A【分值】37.下列选项中,与图2漫画所蕴含的哲学道理最接近的是()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B.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C.善弈者谋势,不善者谋子D.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答案】D【解析】漫画“花怕啥?怕懒人,更怕勤快人。”呈现了给花过度浇水的画面。体现的哲学道理主要是做事情要遵循客观规律。A强调的是坚持,体现了“质量互变”的规律。A不符合题意。B强调的是不要只看事物的表面,要看其本质,体现了联系的观点,B不符合题意。C体现的是“战略思维”,C不符合题意。D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季节规律,即按规律办事,D正确。故选D【分值】38.某民警多次入户走访,发现村里有些老人用不好纸质警民联系卡,该民警反复琢磨怎样才能让村民联系民警更方便,经多次尝试最终制成可绑定民警电话号码的智能贴片,村民只需拿出贴片,靠近手机,便可一键拨通民警电话。材料说明()A.分析问题时要善于抓住主流B.追求真理是一个反复的过程C.实践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D.价值观影响着人们的行为选择【答案】C【解析】A抓住主流指的是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即把握积极的方面。材料强调的是民警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A错误。B材料强调的是民警在实践中行为选择,而不是认识的反复,因此没有体现追求真理是一个反复的过程,B错误。C民警为村民制作智能贴片,它是新的认识工具,体现了实践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C正确。故选C【分值】39.恩格斯指出,“当某一个国家内部的国家权力同它的经济发展处于对立地位的时候——直到现在,几乎一切政治权力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上都是这样——,斗争每次总是以政治权力被推翻而告终。经济发展总是毫无例外地和无情地为自己开辟道路……”这一论述认为()A.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B.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C.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D.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答案】A【解析】A材料主要强调由于经济的发展使得国家的政治权力和结构发生变化,即经济发展在社会变革中的决定性作用,A错误。B材料主要叙述经济发展和政治权力之间的关系,没有强调阶级斗争,B错误。C材料主要说明的是生产力对社会变革的影响,而不是生产方式,C错误。D材料没有体现社会意识,D错误。故选A【分值】310.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备案博物馆已达7046家。近期,全国各地又有一批新馆陆续建成开放。某地新建博物馆的设计通过题刻、匾额、楹联架起历史与现实的桥梁,通过自然通风和采光、屋顶植被、雨水回收系统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理念,该馆的设计()①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特征②发挥了文化引领风尚的功能③坚持在文化交流互鉴中为我所用④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与魅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是指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来促进自身的发展。材料中没有体现中华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借鉴,,①错误。③材料没有提及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③错误。故选D【分值】311.汪某大学毕业后,与三位同学均以股东身份各出资10万元,设立主营人工智能产品服务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成立后发展势头迅猛,获利颇丰。竞争对手甲企业在网络上散布不实消息,对公司恶意诋毁,致使公司商业信誉受损而负债20万元,汪某深受击,情绪低落。根据材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汪某及三位同学创业选择的组织形式属于非法人组织B.在公司章程中应当载明汪某及三位同学各自的出资额C.汪某有权基于商业信誉受损获得甲企业精神损害赔偿D.汪某及三位同学以自己的财产对20万元债务承担责任【答案】B【解析】A.三位同学都是以股东身份独立出资,表明该公司属于有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属于法人组织,不是非法人组织,A错误。B.三位同学都是独立出资,因此要载明其各自的出资额,B正确。C.商业信誉受损指的是对公司的损害,而精神损害赔偿指的是对个人的人身权益的损害,因此汪某个人不能因公司商业信誉受损主张精神损害赔偿,C错误。D.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是以个人全部财产来承担责任,D错误。故选B【分值】312.2021年4月9日,某旅行社为吸引游客,擅自在其经营的微信公众号上使用冯某曾发表的风景照,且未注明作者及出处。2024年5月20日,冯某发现上述事实,遂诉至人民法院,要求该旅行社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上述案例中()A.冯某的著作人身权保护期至死后五十年B.冯某主张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已满三年C.该旅行社的不当行为侵犯冯某的姓名权D.该旅行社的行为并未侵犯冯某的发表权【答案】D【解析】A.著作人身权中的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没有保护期限限制,发表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A没有明确是著作人身权中具体的某一项权利,所以不能确定其期限,A错误。B.冯某是在2024年5月20日起主张权利,其诉讼时效未满三年,B错误。C.旅行社侵犯的是冯某的著作权,而不是姓名权,C错误。D.旅行社在其公众号上使用的是冯某已经发表的照片,因此并没有侵犯冯某的发表权,D正确。故选D【分值】313.近年来,A国数据跨境规则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变化:对于这一变化,下列解读正确的是()A.世界多极化使传统国际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B.维护本国利益不应该成为损害他国利益的理由C.数据要素在各国间的流动是国际分工深化的结果D.该国调整数据跨境规则有利于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答案】B【解析】A.材料没有体现世界多极化发展,A错误。B.在国际交往中,维护本国利益的同时不能以损害他国利益为代价。A国的做法可能会对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造成损害,B错误。C.材料没有体现国际分工,C错误。D.材料主要强调的是A国做法的消极影响,D叙述的是积极影响,显然错误,且A国的做法不会完善全球治理体系,D错误。故选B【分值】314.方言既是一个地区或族群的重要标志,也是乡情乡愁的重要寄托,方言是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意义和情感价值的载体,它关联着历史传承、地方认同及文化记忆,《山海情》《繁花》等方言影视剧盘活了地方文化,带火了当地文旅。某地政府为了活跃地方文化,投资新拍了一部使用方言的电视剧。如果以上陈述为真,就能合乎逻辑地推出()A.有的方言不是乡情乡愁的重要寄托B.某地政府投资新拍的方言电视剧盘活了地方文化C.有的具有丰富文化意义和情感价值的载体是方言D.有的方言影视剧盘活了地方文化,却没有带火当地文旅【答案】C【解析】A.材料中“方言是乡情乡愁的重要寄托”,而A“有的方言不是乡情乡愁的重要寄托”与材料相矛盾,A错误。B。材料中叙述的是“《山海情》《繁花》等方言影视剧盘活了地方文化”,不代表所有方言影视剧都能够盘活地方文化,B错误。D没有涉及“未带火文旅”的方言影视
你可能还喜欢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相关推荐
-
2025年黑吉辽蒙政治高考真题带答案带解析带分值文字版
2025-06-18 00:10
17页
-
2025年全国一卷英语高考真题带答案带解析带分值文字版不完全版
2025-06-18 00:10
20页
-
2025年江苏卷历史高考真题带答案带解析带分值文字版
2025-06-18 00:10
13页
-
2025年河北生物高考真题带答案带解析带分值文字版
2025-06-18 00:10
17页
-
2025年海南物理卷高考真题文字版不完全版
2025-06-18 00:10
5页
-
2025年湖北卷生物高考真题带答案带解析带分值文字版
2025-06-18 00:10
14页
-
2025年湖北物理卷高考真题带答案带解析带分值文字版
2025-06-18 00:10
15页
-
2025年河北地理高考真题带答案带解析带分值文字版
2025-06-18 00:10
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