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卷(原卷版)
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卷(原卷版)
格式:docx页数:6页大小:580.3 K上传日期:2024-04-25 15:42浏览次数:231U1 侵权/举报

高三二模试卷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傩舞(如图)发端于夏商,起源于远古狩猎时代对付野兽的驱逐法术。周朝时期,傩礼作为祭礼成为举国大事,“天子傩”在天子脚下的宗主国进行,“国人傩”在分封诸侯国进行。《论语》载:“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先秦傩舞的演变反映出()A.宗法制的瓦解 B.个体耕作的小农经济迅速发展C.分封制的巩固 D.敬天保民的思想与礼制相结合2.《墨子·尚同上》:“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政长,是故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天子之所是,皆是之;天子之所非,皆非之……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这可以推知,墨家()A.与法家思想主张相同 B.主张巩固周天子地位C.认为尚贤是为政之本 D.倡导社会阶层间的平等3.据云梦秦简记载:采矿两次评为下等,“赀(罚)啬夫一甲,佐一盾”;三年连续评为下等,“赀啬夫二甲”,并撤职永不叙用;“大(太)官、右府、左府、右采铁、左采铁课殿,赀啬夫一盾”。这说明秦代()A.突破“工商食官”格局 B.实行严格的什伍连坐制C.强化经济指标考核制 D.设置专吏管理民营作坊4.下表两宋时期部分地区可考小说家分布变化情况(单位:人),这一变化()两宋时期部分地区可考小说家分布变化情况(单位:人)地区时间河南河北山东浙江江苏江西北宋24414191121南宋1413281821A.与政治局势相关联 B.推动社会阶层流动C.促进南北文化交流 D.加速经济重心南移5.盐引是古代食盐运销许可凭证。清代两淮盐务中,由根窝、朱单组成引窝(领受盐引,运销官盐的权利)是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围绕其交易、炒作,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资本市场。根窝虽可交易,但须受盐运使司、总商严密控制;朱单在经系列改革后,成为可通过引行中介进行交易的有价证券。这说明当时()A.抑商政策趋于严厉 B.引盐运销商成本增加C.金融市场渐趋稳健 D.资本性借贷显著发展6.下表所示为英国输华货物总值与中国出口茶、丝的总体概况。这体现了当时中国()英国1843—1860年输华货物总值与中国出口茶、丝的总体概况年份英国输华货物总值(英镑)年份中国出口货物茶(万磅)丝(包)1843145618018447047.65260418452394827185077432154818522503599185310122.76289618605318036185911091.5267874A.日益卷入世界市场 B.扭转了对外贸易格局C.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D.传统手工业仍具优势7.1921年5月1日,在江西革命团体改造社的组织下,南昌召开第一次庆祝劳动界大会。改造社首倡者袁玉冰担任大会主席,向劳动群众作了《劳工神圣纪念日》的报告,宣传五一劳动节的到来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历史作用。据此可知,当时()A.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B.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扩大C.社会革命得到普遍的支持D.中国民主革命新道路形成8.1935年12月12日,上海文化界发表宣言:“尽量的组织民众,一心一德的拿铁和血与敌人作殊死战。”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在1936年5月通过了《抗日救国初步政治纲领》等文件,并申明此会是“一个全国统一的联合救国阵线。”上述现象反映了()A.全面抗战路线得到广泛拥护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阶级基础扩大C.全国团结抗战局面初步形成 D.中华民族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9.1949年10月至1954年6月,中央以原有中央局、大军区为基础,在省以上建立了东北、华北、中南等六大行政区,作为地方最高政权机关,实行党政军一体化领导。中央大行政区建制的设置()A.是对基层治理模式的有益尝试 B.旨在协调区域内经济的发展C.弱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适应了过渡时期的历史需要10.1987年8月,中共中央通过了放开绝大多数商品价格的决定,随后全国各地出现抢购风潮。1988年8月,国务院又通过了《关于做好当前物价工作和稳定市场的紧急通知》。这一过程()A.说明市场调节机制的固有缺陷暴露B.反映经济体制改革在探索中发展C.揭示市场化改革已形成社会性共识D.表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得以理顺11.下图为该帝国鼎盛时期疆域示意图(阴影部分)据记载:“(帝国)从印度河到多瑙河,从喜马拉雅山脉的西面到撒哈拉沙漠。无论从规模和持久性上来说,还是从展现和维持权力的能力上来说……在世界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该帝国()A.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官僚、税收体系 B.将中国的造纸术传入欧洲C.任用马其顿和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 D.扩大了罗马法的适用范围12.在殖民者入侵之前,玛雅文明的中心区是以石灰岩地形为主的尤卡坦半岛,他们的工具主要是石器、木器和骨器。该地区一个农民每年用250小时的劳动就可给全家提供80%的食物,这主要是由于()A.工具技术的改进 B.地理条件的影响C.农业管理的进步 D.对外交流的加强13.18世纪,英国下院经常借助公众舆论的压力对政府的有关事务进行调查,而且议会对政府提出的质询事例越来越多,在议员进行听证时,还常常要求有关部门的大臣提供证人。这一状况()A.推动了文官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B.有助于政府效率的提高C.体现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征 D.表明议会实际控制政府14.1938年3月18日墨西哥总统卡德纳斯通过电台向全世界宣布了石油国有化改革声明,从即日起墨西哥将十七家外国石油公司收归国有,其中包括皇家壳牌、新泽西美孚、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公司等石油巨头的墨西哥分公司。这一举措()A.标志世界殖民体系在拉美的瓦解B.加快墨西哥民族独立的步伐C.使墨西哥摆脱对外国资本的依赖D.推动墨西哥民族经济的发展15.美国在柯立芝和胡佛两位总统任职期间,明确拒绝了苏联提出的建交建议,但1933年美苏却在短暂的10天时间里,就困扰双边关系的主要问题很快达成一致并建立外交关系。这一转变()A.促进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B.缘于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C.遏制了德日法西斯势力的扩张 D.源于美苏两国意识形态的淡化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秦时期,材质较为轻便的简册户籍取代了木牍户版,乡制作的户籍副本呈报至县,以适应国家强化统治的需要。魏晋之际,户籍开始以纸质代替简册,户籍上移至县廷制作,造好的户籍需要上报郡、州,直至中央户部进行查勘核实。相较于战国秦汉普罗大众被统一纳入乡里,承担相同赋役的编户齐民体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统治者面对战乱造成的人口锐减、民众逃移流徙严重的情况,开始将治下编户划分为多种身分的人户,如屯田户、兵户、吏户等,他们与普通民户一起,按照身分承担不同的国家义务。——摘编自张荣强《从户版到纸籍:战国至唐代户籍制度考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至魏晋时期户籍制度的变化。(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魏晋时期户籍制度变化的原因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隋朝开凿的大运河,通过长江、赣江与唐代兴建的大庾岭古道连接,形成了中原通往岭南的国道,江西由此成为南北贯通的中轴。大运河—长江—赣江—大庾岭通道裹挟着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的要素,从唐帝国中期开始,呈现出气象万千的态势。洪州(南昌)、江州(九江)、吉州(吉安)、饶州(上饶)乃至南端的虔州(赣州)等城市皆因临水交通便捷而崛起成为一方的经贸中心。进入宋代,江西人文鼎盛,经贸发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在宋代文坛各领风骚,而后的黄庭坚、杨万里、辛弃疾、文天祥也如星光闪耀。明清时期,江右商帮形成,“无江西人不成码头”在运河一线成为风景。在运河的治理过程中,江西的朝中贤达如欧阳修、王安石、侯叔献、万恭等表现出了应有的担当。近代以来,由于大运河的通航不再顺畅,大庾岭古道也逐渐趋于清冷,这条自唐宋到明清时期繁忙的国脉开始萧条,江西似乎回到相对封闭的格局中。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明确提出要实业救国,提出要沟通大江大河,把赣粤运河纳入国家战略规划,但国弱民贫限制了理想的实现。新中国成立后,江西对开凿赣粤运河一直抱有热切的期望,但交通部门水运网方案的落实因为种种原因而耽搁。在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遗产,特别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战略实施之后,江西“连南接北、承东启西、通江达海”的区位格局加快形成。“十四五”期间,江西正在绘制一幅国内大循环的水运蓝图——浙赣粤运河。在蓝图中,既有与历史对接的赣粤运河,还有与时代相通的浙赣运河,这将使江西实现新的腾飞!——摘编自谢光前等《流动的运河与江西》(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运河在江西历史发展中的地位。(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江西“落后”的原因,并概括现代江西运河战略的特征。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世纪末,法国开始建立近代工业,但是工业化进程十分缓慢。18世纪末期之前,法国农业人口占到人口总数的80%以上。拿破仑上台之后,宣布保障农村的小土地所用制,但由于忙于战争而将经济的发展置于次要的地位。连年的战争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战后又被迫支付沉重的战争赔款。19世纪,法国的大部分银行不愿贷款给工商业界,而是将资金投向风险较小的政府或收益较大的海外。由于长时间处于战乱状态,一部分资金充裕的资产阶级携带资金出国,导致法国国内资金的流失。同时,大陆封锁政策的长期实施隔断了法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不仅使法国刚刚发展起来的棉纺织工业由于原材料缺乏而中断,而且还使多年苦心经营的海外市场大量丧失。——摘编自贺建平《简评萨伊学说对西方经济理论发展的贡献及影响》等材料二1925年12月,在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通过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提出了“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胜利而奋斗是我们党的基本任务”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战略。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苏联共产党人选择了高速度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为了高速度地优先发展重工业,苏联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工业管理体制、计划管理体制、干部管理制度,等等。只是后来,苏联把工业化经济发展战略方针片面化、固定化、模式化,没有根据变化发展了的形势与条件及时做出调整。苏联在工业化过程中,财力和物力都是不充裕的,但依靠党的坚强领导,通过计划管理,较好地调动了广大劳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用十几年的时间,跑完了西方先进资本主义国家100年才走完的路程。——摘编自汤德森《苏联国家工业化的伟大实践及其经验教训》(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工业化发展道路面临的困境。(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工业化发展道路与西方国家的不同之处,简要说明材料中体现出的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出现的问题带给我们的启示。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阐述自己的历史认识。(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2/6




24 4 14 19 11 21


14 1 3 28 18 21
A. 与政治局势相关联 B. 推动社会阶层流动
C. 促进南北文化交流 D. 加速经济重心南移
5. 盐引是古代食盐运销许可凭证。清代两淮盐务中,由根窝 、朱单组成 引窝 (领受盐引,运销官盐的
权利)是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围绕其交易、炒作,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资本市场。根窝虽可交易,但
须受盐运使司、总商严密控制;朱单在经系列改革后,成为可通过引行中介进行交易的有价证券。这说明
当时(
A. 抑商政策趋于严厉 B. 引盐运销商成本增加
C. 金融市场渐趋稳健 D. 资本性借贷显著发展
6. 下表所示为英国输华货物总值与中国出口茶、丝的总体概况。这体现了当时中国(
英国 1843—1860 年输华货物总值与中国出口茶、丝的总体概况
中国出口货物
年份
英国输华货物总值
(英镑)
年份 茶(万
磅)
丝(包)
1843 1456180 1844 7047.65 2604
1845 2394827 1850 7743 21548
1852 2503599 1853 10122.7 62896
1860 5318036 1859 11091.52 67874
A. 日益卷入世界市场 B. 扭转了对外贸易格局
C. 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D. 传统手工业仍具优势

剩余4页未读,继续阅读​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