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江苏省宿迁市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江苏省宿迁市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格式:docx页数:23页大小:461.4 K上传日期:2023-11-10 21:54浏览次数:487U1 侵权/举报

江苏省宿迁市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中试题七年级生物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A.珊瑚 B.大肠杆菌 C.机器人 D.钟乳石2.新冠肺炎是由新冠病毒导致的,2021年5月,世卫组织将最早在印度发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命名为“德尔塔”。下列有关“德尔塔”的叙述,错误的是(       )A.“德尔塔”能生殖B.“德尔塔”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C.“德尔塔”的产生体现了生物有变异的特性D.“德尔塔”是由细胞构成的3.如图为巴斯德的曲颈瓶实验,将甲、乙烧瓶内的肉汤同时煮沸放凉后,观察肉汤的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瓶中的肉汤不易变质 B.乙瓶中的肉汤很快变质C.细菌等微生物能进入甲瓶 D.细菌等微生物能进入乙瓶4.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的是(       )A.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生物学的基本方法B.测量误差是人为造成的,完全可以避免C.当实验结果与假设不相符时,往往需要重新修订计划、实施实验D.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5.下列实验器具中,均属于观察工具的是(       )A.显微镜和解剖针 B.放大镜和解剖剪 C.放大镜和显微镜 D.试管和滴管6.下列有关“探究鼠妇的生活环境”实验的叙述述中,错误的是(       )A.无需设置对照实验B.选取的鼠妇的大小、生长状况基本相同,是为了更好地控制变量C.各种不同环境中,分别放入20只鼠妇而不是1只,是为了避免偶然因素D.对于重复实验得到的数据求取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7.探究植被对环境中空气湿度的影响,要用干湿计分别对裸地、草坪和灌木丛进行测量,获得的数据中起着对照作用的一组是()A.裸地 B.草坪 C.灌木丛 D.任意一组8.为了探究影响花生种子发芽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该实验设计不恰当的是( )组别温度/℃空气种子数/粒水量甲25充足50适量乙5充足50不浇水A.空气充足 B.温度相差太大 C.种子数太少 D.违背单一变量原则9.稻田里影响一株水稻生活的环境因素是(       )A.杂草和其他水稻 B.蝗虫和鸭子 C.阳光、空气、水等 D.以上都是10.大雨过后,蚯蚓爬到地面上。影响蚯蚓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   )A.阳光 B.水分 C.氧气 D.温度11.“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豆苗和杂草之间的关系是(       )A.竞争 B.共生 C.捕食 D.寄生1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A.南橘北枳 B.春兰秋菊 C.大树底下好乘凉 D.雨露滋润禾苗壮13.普通水稻难以在盐碱地生长,袁隆平在青岛研发的海水稻能从盐碱地有选择地吸收无机盐,从而能在盐碱地上正常生长,并能降低土壤中的盐浓度,这说明(       )A.环境不能影响生物的生活 B.生物能适应所有的环境C.只有海水稻才能适应环境 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14.比较下列生物,在地球上生存范围最狭窄的是(        )A.老鼠 B.苍蝇 C.麻雀 D.北极熊15.下列生物与仿生学对应错误的是(       )A.蜻蜓——直升机 B.蚊子——雷达 C.海豚——潜水艇 D.鸟巢——国家体育场16.下图是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对光时用哪种组合看到的视野最明亮?(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17.如图为显微镜的结构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中具有放大物像作用的结构是①和③ B.由低倍物镜转换为高倍物镜应该转动②C.转动⑥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① D.室内光线较暗时,⑤应选用凹面镜18.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要判断污点的来源,下列操作无效的是( )A.转动反光镜,对准光源B.转动转换器,换一个物镜C.移动载玻片D.换一个目镜19.湿地生态系统在调节气候、蓄洪防洪、降解污染等方面有其独特功能,被称为(       )A.“地球之肺” B.“地球之肾” C.“绿色水库” D.“物种宝库”2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三台山森林公园 B.一个校园 C.骆马湖中所有的生物 D.一块农田21.下图所示生态瓶中,A和B置于阳光下,C和D置于黑暗处。其中小鱼存活最久的是(       )A. B. C. D.22.中国出口澳大利亚的蜣螂可以清除草原上的牛粪,它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成分23.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B.A为生产者,能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C.B为消费者,它和A为捕食关系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红”化作“春泥”的过程中,C起主要作用24.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海洋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湿地生态系统 D.生物圈25.下列做法中与“低碳生活”不相符的是(       )A.植树造林 B.节约用电 C.绿色出行 D.焚烧秸秆26.下列关于生物圈和“生物圈Ⅱ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B.生物圈包括地球上所有生物其生存的全部环境C.组成生物圈的各个生态系统之间彼此独立、毫无联系D.“生物圈Ⅱ号”是可供人类长期生存的人工生态系统27.图是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1是表皮,主要起保护作用B.2是叶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C.3是叶脉,输送的营养物质只有水分和无机盐D.4是气孔,是水分和气体的通道28.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A.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B.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C.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29.下图中甲装置是“验证绿色植物在光下产生氧气”的实验装置,能证明绿色植物产生氧气需要光照条件的一组对照实验是(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都不能形成对照30.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获得蔬菜的丰收,有些菜农在大棚里增施“气肥”。这种“气肥”实质上就是( )A.氧气 B.氨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31.要打赢脱贫攻坚战,种植大棚蔬菜瓜果是进行产业帮扶的有效措施。为提高农民大棚蔬菜的产量,下列建议不合理的是(       )A.适当增施“气肥” B.适当延长光照时间C.单位面积种植农作物数量越多越好 D.适当增加大棚内昼夜温差32.如图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①表示二氧化碳 B.②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C.③表示水,通过导管运输 D.④表示无机盐,通过筛管运输33.某校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田里播种了10克菠菜种子,一段时间后共收获了约3000克菠菜,使得菠菜增重的物质源自于(       )A.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 B.土壤中的无机盐C.氧气和土壤中的水 D.土壤中的有机物34.公园里绿树成荫,被人们称之为天然有“氧吧”,你认为在公园里锻炼身体,“吸氧”的最佳时间是(       )A.凌晨 B.上午 C.下午 D.深夜35.韭黄和蒜黄是我们冬季常吃的蔬菜,它的叶片呈黄白色,这是由于人们在蔬菜生长过程中,没有给予它( )A.肥料 B.水分 C.光照 D.适宜的温度36.将一盆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24h,选一片叶(如下图),用两个圆形黑纸片把乙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中为银边部分),然后放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剪下叶片,脱色后再用清水漂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两处对比,变量是光照 B.乙丙两处对比,变量是光照C.甲丙两处对比,变量是叶绿体 D.滴加碘液后,丙部位变蓝色37.新疆所产的哈密瓜特别甜的主要原因是( )A.温度高,呼吸作用强 B.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C.水分少,瓜中糖的浓度高 D.白天和晚上气温都比较低38.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里的能量来自(       )A.亿万年前植物的呼吸作用 B.亿万年前植物的光合作用C.地壳中特殊的气体和液体 D.地壳中特殊的岩石和液体39.在电影《长津湖》中,志愿军在冰天雪地吃冻土豆的场景特别感人。土豆的可食用部分是它的块茎,其中含有大量的淀粉,这些淀粉主要来自(       )A.块茎细胞利用无机物自身合成的 B.块茎细胞从土壤中吸收并积累而成的C.由叶肉细胞制造,经筛管运输到块茎 D.由根细胞合成后运输到块茎细胞的40.“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中国向世界阐述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对此观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过量的碳排放会加剧全球的温室效应 B.开展围湖造田,提高粮食产量C.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D.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二、综合题41.显微镜是生物实验室的常用器材,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甲图中④为10×,③为10×和40×,则这台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为(       )A.50倍 B.400倍(2)如果视野中的物像比较模糊,可以调节甲图中的哪一结构使物像变清晰(       )A.①细准焦螺旋 B.②粗准焦螺旋(3)乙图中能观察到更多细胞的是(       )A.① B.②(4)丙图视野中的物像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往哪个方向移动?(       )A.左上方 B.右下方(5)载玻片上的不等式“9>6”,用显微镜观察时,会看到放大的图像形状是(       )A.6<9 B.9<642.下图是“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1)上图中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④→_________(填序号和箭头)。(2)步骤④是将盆栽天葵置于黑暗处一昼夜,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3)步骤②的小烧杯中盛放的液体是______,它能溶解叶绿素,便于观察实验现象。(4)步骤③的现象是:叶片的______部分变蓝(填“遮光”或“未遮光”)(5)步骤⑤中,滴加碘酒可以检验是否产生________。 参考答案1.B【详解】珊瑚、机器人、钟乳石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大肠杆菌是细菌,属于生物。故选B。2.D【详解】ABC.“德尔塔”是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属于生物,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比如:能生殖、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等特征,ABC正确。D.除病毒外,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德尔塔”是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D错误。故选D。3.C【详解】如果落入瓶中的肉汤中,会使肉汤腐败变质。故甲装置是直玻璃管,空气中的细菌可径直进入肉汤,在肉汤中大量繁殖,引起肉汤腐败变质;乙瓶的瓶颈弯曲,空气中的细菌只落到了瓶颈的弯曲处,不能进入肉汤,故弯管阻挡了细菌进入肉汤中,乙瓶中的肉汤能保存较长的时间。巴斯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故选C。4.B【详解】A.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生物学的基本方法,A正确。B.误差是在正确测量的前提下,所测得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由于人的眼睛不能估得非常准,所以存在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错误。C.当实验结果与假设不相符时,往往需要重新修订计划、实施实验,C正确。D.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D正确。故选B。5.C【详解】放大镜是用来观察物体微小细节的简单目视光学器件,是焦距比眼的明视距离小得多的会聚透镜。显微镜的结构由光学部分、支持部分及调节部分三部分组成,能够观察更加细微的结构,如细胞。解剖针是用于解剖人体或动植物体的医用器械,解剖针主要用途是分离、刺孔、探洞等。解剖剪是主要用于剪断皮肤或肌肉等粗软组织的一种临床手术常用医疗器械。也可用来分离组织,即利用剪刀的尖端插入组织间隙,分离无大血管的结缔组织等。试管是生物实验室常用的仪器,用作于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滴管是实验室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