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短视频文案>育儿>77给孩子立规矩的几条原则你知道吗?
77给孩子立规矩的几条原则你知道吗?
格式:docx页数:2页大小:22 K上传日期:2023-10-28 00:55浏览次数:408U1 侵权/举报

首先,给孩子规矩时,信号要明确。家长给孩子立规矩时,需要明确地告诉孩子,这样做的后果,而且最好这个后果跟孩子的切身利益有关。第二,要就事论事,别轻易给孩子贴标签。现实生活中,往往会有一些家长因为孩子在某件事上没有遵守规矩,就脱口而出“你除了给我捣乱什么也不会”等言语,这样的话会使孩子丧失信心。家长们要注意就事论事,不要把一件事扩大化。第三,惩罚一定要及时。孩子的长期记忆比较差,所以惩罚最好及时。比如早上吃饭慢这件事拖到晚上,TA很可能早就忘了。所以家长最好一起床就要告诉孩子:“必须30分钟吃完,否则就端走了。”吃饭中途,也可以提醒一次,告诉孩子还有多长时间。第四,倾听孩子想法,与孩子一起讨论制定。给孩子立规矩不是为了树立父母的权威,制定规则前要倾听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意见,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命令孩子:“你必须听我的!我说不行就不行!”用商量的口气,与孩子共同商定好规矩的“细则”,孩子才更愿意接受和遵守。第五,家长要以身作则。孩子潜意识里对父母有模仿和崇拜的心理,父母对规矩的漠视,必然也会影响到孩子的言行。比如,要让孩子规律进食,父母自己就要在饭桌上举止规范、不挑食、不浪费。要让孩子懂礼貌,父母自己就要对身边的人,包括自己的孩子使用文明语言。第六,不要以成年人的行为准则规约孩子。很多家长会不自觉地以成年人的标准来看待孩子,把孩子的一些淘气行为统统斥责为“犯错误”,从而立下一些并不符合孩子的年龄阶段、对孩子成长也并无益处的规矩。立规矩时要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体会孩子发生这一行为的原因,而不能以大人的标准来强行命令孩子。第七,立下的规矩,要遵守“一致性”。首先是“内外一致”。比如在家不许随地吐痰,在外边也不许。而不是今天这个样子,明天那个样子,在家一套,在外一套。这样只会让孩子糊涂困惑,无所适从。其次是“全家一致”。立规矩最怕的是家庭成员之间不一致,比如你刚定下“每周只能吃一块巧克力”的规矩,家里老人转身就给孩子买一堆吃个够。这样的规矩就很难立起来。最后是“态度一致”。家长在立规矩前后,态度要一致,不能朝令夕改,态度要坚定,让孩子意识到不合理的需求是不可能被满足的。给孩子立规矩时,只有保持一致性,孩子才不会感到混乱,才能明白规则的边界和适用场景究竟在哪里,才能在他们心中建立起真正的规则意识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